前幾天,妻子重溫電視劇《歡樂頌》,我跟著看了幾集,其中有一個片段,讓人印象深刻。 樊勝美的大學同學王柏川到上海出差,約她吃飯。樊勝美愛面子,不想讓他知道自己跟別人合租房子,就懇求有豪車的安迪送自己赴約,說完一臉尷尬地自嘲:“我是不是有點‘死要面子活受罪’。” 面子,也就是臉面;愛面子,就是愛惜自己的臉面。諺語“死要面子活受罪”告訴人們:別過分要面子。 可惜,樊勝美并不這么認為,她可以自嘲“死要面子活受罪”,卻不肯放下面子。 為了維護那個所謂的面子,她在王柏川面前裝自己買了房,在家人面前掩蓋自己真實的處境。父母和哥嫂一直認為她在上海混得很好,是個有錢人,于是,每次遇到麻煩或者缺錢了,總是找她解決,使她一次又一次陷入尷尬與窘迫境地。如果樊勝美能放下面子,告訴父母自己生活的艱難,如果她能早些讓父母明白,自己沒法給予他們經濟幫助和生活依靠,她活得一定不會這么悲催。 在現代社會,像樊勝美一樣“死要面子”的人比比皆是,而古代同樣不乏視面子如命的人,比如《水滸傳》中的武松。 武松來到景陽岡,讀了印信榜文,才知道山上確有老虎,店家不是嚇唬自己,本打算原路返回,卻想到了自己的面子:“我回去時,須吃他恥笑,不是好漢,難以轉去。”最終面子戰勝了恐懼:“怕甚么鳥!且只顧上去,看怎地!”為了面子,武松選擇了繼續上山。幸運的是,武松不僅憑借神力把虎打死,而且因此一舉成名。 然而,并不是所有“死要面子”的人,都能像武松一樣幸運。 兩千多年前,楚漢相爭,垓下一戰,項羽兵敗,唱罷《垓下歌》退至烏江西岸,身邊只剩二十幾名將士。在對岸守望的烏江亭長,特意駕小船來接應,用鄉音勸項羽:江東雖小,可還有千里土地,幾十萬民眾,足以供大王養精蓄銳、東山再起。他還請項羽放心,別的船都已被鑿沉,即便漢軍追來,也無法渡江。可項羽謝絕了亭長的好意,因為“無顏見江東父老”,最終,為了面子,選擇了自刎。項羽的死成全了自己的面子,成全了一代梟雄的氣節,但是,徹底輸掉了大好江山。 從某個方面來說,要面子有其可取之處,為人處世確應知榮辱,懂廉恥,有榮譽感和羞恥心,不能不顧及臉面。但凡事有度,如果“死要面子”,就必然導致“活受罪”。 李嘉誠說:“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,說明你已經懂事了。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,說明你已經成功了。”這是告訴我們,很多時候,放下面子,才能更有面子。 放下面子,不僅是一種明智與沉穩,更是一種有效的自我保護。學會放下面子,才能活得不那么累,才能活得更加真實明白,才能活得更加有面子。 >>>更多美文:生活感悟
- Oct 20 Sun 2024 12:15
夢幻之戀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